62亿元营收背后:卫龙打破“辣条卖不动”传言,魔芋爽成新黑马

陈祎
2025-04-01 16:45:15
来源: 时代周报
解锁“N种辣味”,辣条业务稳增。

“辣条第一股”卫龙正在重塑市场对它的认知。

3月27日晚间,卫龙美味(09985.HK)披露2024年财报,公司总收入为62.67亿元,同比增长28.6%;年内利润为10.68亿元,同比增长21.3%;毛利为30.16亿元,同比增长29.9%。

图源:企业公告

具体来看,卫龙大/小面筋、麻辣棒、亲嘴烧等经典辣条持续不减,带动调味面制品实现收入26.67亿元,较上年同期稳步增长。同时,魔芋爽等蔬菜制品成为新的增长驱动力,报告期内,公司蔬菜制品实现收入33.71亿元,同比增长59.08%。

当下,消费需求向健康化、多元化加速转变,渠道格局也在经历深刻变革,休闲零食企业在转型的浪潮中寻找新机遇。

凭借产品结构的优化,卫龙开辟出了新的增长路径,2024年,其蔬菜制品收入与调味面制品齐头并进,意味着公司的多元化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渠道建设上,卫龙同样动作频频。除了传统商渠道超外,卫龙也不断开拓量贩零食、会员店、内容电商等多个新兴渠道,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量。

解锁“N种辣味”,辣条业务稳增

自2001年开创第一根辣条起,卫龙在休闲零食行业深耕二十余年。截至目前,其已经形成了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产品构成的多矩阵产品阵容。2024年,以上三大品类均实现增长。

其中,辣条作为卫龙的起家品类,依旧保持稳健增长。报告期内,卫龙调味面制品收入达26.6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5.49亿元稳步攀升。

过去十多年,卫龙推动了辣条从“垃圾食品”的刻板印象到卫生安全食品的转身。而在近年市场围绕“细分辣味”争论不休时,卫龙以行业领导者之姿又喊出“不只是一种辣”的口号,在产品研发上推陈出新。

图源:卫龙美味

除了在大/小面筋等产品基础上推出麻辣辣条子品牌“麻辣麻辣”,以及新口味吮指烤肉味辣条等新品外,2024年,卫龙还大胆开拓味觉版图,推出榴莲、折耳根等限定口味产品。其中榴莲口味辣条中添加100%“猫山王”榴莲粉,满足多样化口味需求,在胖东来等渠道受消费者欢迎。

迈入2025年,卫龙还借梗热度极高的“疯狂星期四”,与肯德基展开跨界合作,推出促销日限定的辣条风味大鸡肉条,把卫龙辣条的独特风味融入肯德基大鸡肉条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产品和口味创新的基础上,卫龙也持续丰富价格带,推出1元、2.5元、5元等定量装产品,提供更多选择。

近年来,健康消费理念盛行,消费者对休闲零食产品的健康属性愈发关注。受此影响,休闲零食行业进入主动调整期。

2022年10月,由卫龙推动制定的调味面制品首个行业标准正式落地实施,引导辣条行业朝着“减盐减油”的健康方向迈进。同时,卫龙的辣条产品采用非油炸式自研挤压熟制工艺,这些也是卫龙得以稳固辣条品类基本盘的重要底气。

“人类猫条”出圈,卫龙多点开花

卫龙的蔬菜制品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企业持续增长的第二极。2024年,卫龙的魔芋爽、素毛肚、风味海带等蔬菜制品狂揽近34亿元。

自2014年卫龙率先推出魔芋爽后,魔芋爽等蔬菜制品凭借低热量、高膳食纤维的健康特性,吸引多个年龄段受众,也吸引多个零食品牌纷纷跟进。

不过,尼尔森数据显示,卫龙的魔芋爽已经连续数年保持全国销量第一。2024年,卫龙又打造“人类猫条”的概念,让魔芋爽在宠物人群中火了一把。品牌将宠物猫条与魔芋爽相结合,通过打造“限定包装+周边组合”成功撬动年轻群体。

2021年-2024年,卫龙调味面制品占总收入的比重由60.8%降至42.6%,蔬菜制品的占比则由34.7%增长至53.8%,首次超过调味面制品。这也意味着卫龙逐渐摆脱对辣条单一品类的过度依赖,构建起更为多元的收入结构。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近年来,卫龙持续布局非辣条品类,推动产品结构调整,这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风险,为其创造更多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在他看来,卫龙的系列布局已初见成效。

同时,卫龙的产能持续扩大,也为品类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2024年底,卫龙在河南拥有5家工厂,实际产量由2023年的18.80亿吨增长至2024年的26.27亿吨,产能利用率也从55.3%提升至77.7%。

其中,2024年,卫龙增加魔芋产品的新产线。公司蔬菜制品的实际产能由2023年的6.93亿吨增加至2024年的13.00吨,产能利用率也得到提升,由72.0%提升至96.3%。

图源:卫龙美味

全渠道协同发力,深度触达年轻群体

当下,休闲零食行业面临激烈的竞争,传统渠道被分流、渠道多元化也对企业的渠道建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报告期内,卫龙加速全渠道布局,线上、线下渠道均保持增长。

2024年,卫龙线下渠道收入55.62亿元,同比增长约27.54%。在巩固连锁商超、便利店等传统渠道的同时,卫龙积极进军零食量贩店、仓储会员店等新兴线下渠道,并为其推出定制产品,提升了品牌的市场覆盖率。

与此同时,通过达人合作、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等方式布局抖快、小红书的内容电商平台,2024年卫龙线上渠道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38.24%,卫龙线上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也持续增长。

根据灰豚数据,在过去90天内,卫龙官方旗舰店抖音账号共直播94场,场均直播时长约为13小时,场均观看人次达4.6万。

在区域布局上,国内市场依旧是卫龙的主阵地,占总收入比重超98%。2024年,公司国内收入从47.74亿元增长至61.87亿元。不过,卫龙于2023年成立海外事业发展中心,加速海外市场布局。

走向国际的同时,作为一个成熟的国货品牌,卫龙也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到品牌内涵和文化等层面的建设中,这也使得其在年轻群体中成功破圈。

一方面,卫龙通过跨界联名、特色口味触达更多人群。卫龙与手游《蛋仔派对》手游合作推出联名亲嘴烧产品,并推出辣椒炒肉和麻辣小龙虾等限定口味魔芋爽,“榴莲辣条”主题快闪店等活动带动限定款榴莲辣条上市首周销量突破100万包。

另一方面,卫龙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举办各类主题活动,提升品牌的社交属性。其在长沙举办首届“辣条节”,还推出辣条造型的“显眼包”双肩包等,成为年轻人的“社交货币”,使品牌形象更加多元化、年轻化。

2024年,卫龙计划通过高比例派息向股东和市场传递信心。卫龙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11元(含税,下同),连同中期股息在内,全年派息合计约为6.35亿元,约占2024年度净利润的59%。同时,公司还建议派发特别股息每股普通股0.18元,合计约为4.2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一股创始人回归潮正在掀起,京东刘强东、苏宁张近东、都市丽人郑耀南等均回到台前。而在休闲零食行业,香飘飘创始人蒋建琪、周黑鸭创始人周富裕等也陆续回归。自今年4月30日起,卫龙企业创始人也将出任首席执行官一职。

朱丹蓬表示,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讲,由创始人亲自操盘,能够让决策过程变得更加高效。

创始人对企业的发展历程、文化理念、核心优势有着深刻的理解,在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时,能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快速做出精准的决策,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

这一人事变动,或也有望推动卫龙在产品创新、渠道拓展等方面迎来新的突破。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2万亿城商行行长突然辞职!被传失联,曾任杭州工商信托“一把手”11年
深陷担保“泥潭”,东望时代半价“卖子”自救
22万户股民咋办?中航产融主动退市倒计时:三天成交91亿,上市12年首亏
券商薪酬大比拼:中信证券高管大降七成,仍居第二!这15家券商逆势涨薪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