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奶价格跌跌不休,牧场苦熬下行周期!现代牧业去年亏损预计超13亿元

闫晓寒
2025-02-20 16:55:08
来源: 时代周报
这是现代牧业自2018年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牧业公司在2024年度过艰难一年,即便是头部玩家也不例外。

现代牧业(01117.HK)2月18日晚间发布盈利预警,预期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将录得净亏损13.5亿元至15.5亿元,而2023年度其录得净利润1.85亿元。

在一众牧场企业纷纷宣告亏损的2023年,现代牧业的业绩表现较为坚挺,当年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34.58亿元、1.85亿元。

2024年,原奶行业依然处于下行周期,众多牧场企业都在通过淘汰老龄和低效奶牛、降本增效等各项措施,希望尽最大可能减少损失。进入2025年,原奶价格依旧低位运行。农业农村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第2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11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下跌14.1%,而2024年初,国内奶价在3.66元/公斤左右。

市场人士看好原奶行业前景。多家券商分析师预计,今年下半年原奶周期有望出现反转,行业将实现供需平衡。2月19日,现代牧业股价收涨4.9%;2月20日股价盘中一度下跌1.87%,截至当日收盘,现代牧业股价为1.06港元/股,跌0.93%。

图源:图虫创意

近6年首次亏损

现代牧业2024年亏损或与原奶行业供需失衡有关。

根据公告,现代牧业去年净亏损一方面源于加大淘汰低产低效牛只数量以调整牛群结构。同时受淘汰牛及原奶价格下降影响,其乳牛公平值重估出现较大损失。二者造成奶牛公平值变动减去奶牛销售成本(即生物公平值调整)产生的亏损比2023年增加15亿元-17亿元。

另一方面,现代牧业在去年受原奶价格回落、原奶阶段性供过于求等影响,造成商誉减值损失约4亿元-6亿元。

现代牧业公告表示,2024年净亏损均为非现金项目,不会对其现金流、营运资金及持续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024年现代牧业公斤奶的销售成本下降幅度大于奶价下降幅度,带动毛利率上升,也提高了现金EBITDA(息税前盈利)水平。根据公告,2024年现代牧业EBITDA约为29亿-31亿元,同比增长16%-24%。

这是现代牧业自2018年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根据财报,2019年,现代牧业扭亏为盈,实现近3.50亿元的年内溢利;此后其年内溢利增长至2021年的10.33亿元,但当年三季度开始国内原奶价格不断下滑,行业进入漫长下行周期。

2022年-2023年,其年内溢利分别为5.80亿元、1.85亿元,分别同比下降43.85%、68.10%。进入2024年,现代牧业上半年就已亏损。根据财报,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07亿元。

现代牧业的亏损困境并非行业孤例,不少上市牧业公司在2023年就已经出现大额亏损,营收规模最大的优然牧业在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超过10亿元。

2024年,已经发布盈利预警的中国圣牧(01432.HK)、西部牧业(300106.SZ)、庄园牧场(002910.SZ)、澳亚集团(02425.HK)、天润乳业(600419.SH)、麦趣尔(002719.SZ)均预告2024年出现净亏损。

其中,澳亚集团预计综合亏损净额在11.7亿元到13.9亿元之间,较上年的亏损净额4.89亿元大幅增长;营收规模较小的麦趣尔净利润为亏损1.5亿元-2.2亿元,亏损金额同样进一步扩大;中国圣牧预计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在0.6亿元到0.8亿元之间,而上年同期为盈利0.86亿元。

何时迎来拐点?

现代牧业业务覆盖乳业上下游产业链,包括上游的种业、草业、饲料、奶牛养殖和产业链互联网交易平台。其中,原料奶生产是其业务核心,近年营收占比均约为八成。

现代牧业的原料奶大多直接供应给第一大股东蒙牛。据财报,2024年上半年,现代牧业原料奶收入为51.12亿元,而销售给蒙牛集团的原料奶收入为47.01亿元,占据其原料奶收入的91.96%。

即便背靠蒙牛,现代牧业也难以避开原奶下行周期,原因或在于原奶供过于求、下游需求疲弱导致原奶需求量下降及奶价下跌。

即便2024年相对上一年豆粕和玉米等饲料成本已连续15个月下降,牧场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但行业供需失衡的严峻现实依然存在:下游乳品消费市场疲软和上游原料奶供应过剩是牧场企业难以依靠自身突破的难题。

实际上,原奶价格自2021年三季度开始就不断下滑,持续至今仍未缓解。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1年8月,我国原料奶均价曾达到4.38元/公斤的历史高位;2024年12月全国主产省生鲜乳平均收购价为3.11元/公斤,这一价格距离2021年高点已经跌去近三成。

具体到牧场企业,澳亚集团发布的公告显示,2024年其原料奶平均售价比2023年下降了17%。

不过,一个积极信号是,2024年原奶行业处于去产能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年牛奶总产量为4079万吨,同比减少2.8%。

“原奶产量的下降意味着供给侧在迅速调整,并且供求关系调整的速度在加快。”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025年虽然下游乳制品消费形式依然严峻,但上游供求关系有所缓解。

对于本轮周期何时迎来拐点,华泰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尽管要实现完全的原奶周期供需平衡仍然需要一定的奶牛淘汰量,但原奶供给端去化的趋势已十分明朗。随着产能去化的持续推进,预计2025年下半年原奶周期将实现供需平衡。

宋亮也预判今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原奶供求关系将有所调整,原奶价格基本探底并逐步回升。但他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奶价会大幅上涨,“奶价不会再继续下跌,可能呈现震荡小幅上行的趋势。”

宋亮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对于乳制品企业而言,今年控货控价、控货稳价是重中之重,企业需要围绕利润重新布局业务结构和指标,牧场企业则依然要尽可能降本增效。

2月19日,时代周报记者就公司对2025年原奶行业发展等问题以邮件方式联系现代牧业,相关人士表示,公司目前处于业绩发布前的静默期,暂不便接受采访。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9.9元的活动不会停,瑞幸去年收入超300亿,连锁咖啡的价格战还有得打
OPPO双旗舰出海:不打价格战,硬刚苹果和三星
网易2024年营收再破千亿:手游收入占比下滑,新游进展成未来关键
读懂IPO|必贝特市研率远高于5家同行,递表前估值猛涨10倍暗藏玄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