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带不动无印良品,要开低价店和名创优品们抢生意,7成商品低于24元
无印良品试水“低空飞行”。
图源:Unsplash
消费者们的精打细算正在改变众多国际品牌的经营战略,连无印良品也开始瞄准低价赛道。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无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计划(7453.T)准备从今年夏天开始,在中国开设以“无印良品500”为店名的低价小型店铺,这也是其首次在日本本土以外的市场开设这类店铺。早在2023年,良品计划已在日本开设“MUJI500”系列门店,目前门店数量为45家。
相较于标准门店的“大店模式”,无印良品低价店在产品、门店面积上更为轻巧。
据良品计划官网,该小型门店以售卖日化用品、文具、零食等日用品和消耗品为主,约70%的产品在500日元以下(约合人民币24元);从门店大小来看,不同于动辄上千平方米的标准门店,“MUJI500”门店面积较小,多在百平方米左右。
良品计划在中国复制本土低价门店模式的做法不是没有预兆。2024年,无印良品中国董事长清水智曾公开表示:“我们期待中国经济复苏,但目前还是以现有消费能力为基础,专注能在多大程度上开拓更广泛的顾客。”
无印良品正试图通过高性价比吸引国内消费群体,这与当前消费趋势变化不无关系。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品牌溢价,而是越发注重产品性价比。
在日本,无印良品是大众平价商品的代表,而在中国,它走的是精致中产的路线。产品在中国存在溢价成为无印良品当前目标客群流失一大重要因素。据《蓝鲸财经》报道,无印良品在中国生产的商品定价比日本贵25%~30%。
另一方面,由于无印良品产品类目横跨家居、食品、服饰等,其竞争对手除了名创优品、NOME等品牌,还包括优衣库、H&M、UR等快时尚服饰品牌。而从行业现状来看,昔日作为无印良品“平替”的名创优品、优衣库等已逐渐崛起,这些品牌凭借更高性价比的优势进一步抢占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以门店规模为例。截至2024 年9月,无印良品在中国的门店超过400家。可供对比的是,截至2024年6月30日,名创优品已在中国开出门店4115家;同样来自日本的优衣库,在中国的门店数量亦已超900家。
线上方面,时代财经统计发现,无印良品在抖音、淘天、京东三个电商平台官方旗舰店上粉丝数量合计超1433万。与之对比的是,UR在上述三大平台旗舰店合计粉丝为2386.7万人;仅在天猫旗舰店,优衣库便拥有超3000万粉丝。
此外,不少厂牌、白牌亦在打着无印良品同源、同款的旗号,以远低于无印良品的价格进行销售。比如,在MUJI无印良品淘宝官方旗舰店中,一款“豆袋沙发”产品售价为658元,一款折叠铁制储物架售价为328元;而该产品在1688电商平台上的“无印良品同款”售价则分别仅为142.5元、35元。
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无印良品优势渐减,消费者不再轻易买单的现象也进一步反映在业绩上。
早在2022年~2023年,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的门店销售增长已然放缓;2024年9月,良品计划对外公布,无印良品在中国现有直营店和电商平台销售额同比大跌12%,连续三个月下跌至两位数,东亚地区下跌6.2%。
不过,目前跌势已有所好转。据财报,2025财年一季度(2024年9月至11月),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与利润持续增长。自新财年启动后,同店销售连续4个月同比增长,其中中国市场增长率超过其他海外市场,贡献了全球第二的销售总额。无印良品方面也将这个季度业绩称为“大幅超出预期的进步”。
不难看出,无印良品正在探索低价格带赛道,试图通过低价门店重新从对手们口中夺回市场“蛋糕”,但这当中也存在不少挑战。有零售行业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直言,无印良品进入中国后,长期以中高端形象示人,消费者已形成固有认知,如果不能平衡好品牌调性、产品质量等问题,容易降低消费者对其好感度,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另一方面,尽管低价门店的试水能为无印良品扩大客群,但早前就以平价策略起家的名创优品、NOME等品牌已在低价赛道中占据先天优势,且其品牌供应链成熟、门店布局广泛,产品更新速度亦更快,这对于计划在中国试水低价市场的无印良品来说,无疑又是新一轮的挑战。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无印良品应改变沉闷、乏味的品牌形象,加入一些明快、活力的元素吸引消费者,同时还应在产品创新上加大投入,并结合线上渠道进行全渠道销售。“如果不焕新品牌,单单只是扩张门店,不利于无印良品的长期收益。”
对于低价小型门店的选址考虑与开店数量,以及如何应对平替品牌崛起带来的挑战等相关问题,2月7日,时代财经以电子邮件形式给无印良品方面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