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增速或超200%!eVTOL走入商业化“前夜”,国家eVTOL适航审定中心花落谁家?

何铭亮
2024-06-27 18:33:09
来源: 时代财经
eVTOL适航取证周期长、难度大,但却是载人飞行商业化运营必不可少的前提。

从珠海九州港码头,到深圳蛇口邮轮母港,单程2.5~3小时的地面车程,坐上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可以缩短至20分钟……打“飞的”出行正被越来越多人所了解。

图片来源:峰飞航空科技公众号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eVTOL的产业规模达到9.80亿元,同比增长77.30%。

该机构预计,2024年eVTOL产业将迎来第一轮商业化爆发周期,产业规模增长率预计高达228.20%。随着多机型适航认证的加速推进,预计到2026年eVTOL产业规模将达到95亿元。

在多地发布的低空经济发展规划或方案中,低空制造、场景培育、空域管理是发力的重点,eVTOL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其制造端、适航取证方面也备受关注。

而广州拥有小鹏汇天、亿航智能、广汽等致力于eVTOL和飞行汽车研发制造的本土企业,中国民航适航审定中心广州航空器审定分中心(以下简称“广州审定分中心”)也正在广东省的支持下力争升级为国家eVTOL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

政策热风劲吹,或需“头雁”激发“雁群活力”

国内各地低空经济竞争日益白热化,今年以来,多地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低空经济的发展。eVTOL是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适航取证和演示飞行的推进,国内eVTOL正迈向载人飞行商业化应用的发展道路。作为eVTOL主机厂,他们最关注政策哪些方面的内容?

6月25日,峰飞航空科技高级副总裁谢嘉对时代财经指出,他较为关注各地政策中能帮助他们主机厂商真正落地的政策,比如应用场景及各类订单资源的支持,是否有真金白银的支持也是其看重的因素之一。

上海时的科技创始合伙人兼首席市场官蒋俊则对时代财经表示,“(我们关注)针对eVTOL主机厂研发上的支持、运营商运营的支持,未来应用场景的示范以及基础设施的规划,其中包括基础设施的规划规模、建设单位、建设周期等。”

截至目前,湖南、深圳等省市在低空经济发展方案中明确列出奖励支持金额。深圳市提出,对低空经济企业新增项目总投资额达到5亿元以上的重大工业投资项目或上市公司本地工业投资项目,按不超过项目实际发生的固定资产总投资费用的20%、给予不超过5000万元的资助。

湖南省则指出,航空制造企业新取得国家通用航空器整机(不含起飞全重150千克以下无人驾驶航空器)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并在省内建设生产线并投产的,按照投产后第一年销售额的5%给予一次性补助,单个型号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所需资金从省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有关专项中列支。

除此之外,中国交通协会低空经济委员会华南区执行会长刘立波则认为,地方政府吸引低空企业的关键,是要有一位懂低空产业的领导充当“头雁”激发“雁群活力”,带动低空产业协作整体发展。

“对‘头雁’来说,懂航空制造业、懂生产性服务业、懂低空产业这几个方面的造诣缺一不可。同时,‘头雁’的志向也很重要,有的地方发展低空是经济目的,有的地方则是政绩目的,也有少数领导仅希望‘蹭热度’,真正能成就地方政府和低空产业的一定是具备大的志向和战略,再用资金、资源加持,来营造吸引低空企业的营商环境、适航环境与资本环境。”刘立波对时代财经指出。

而据刘立波观察,全国范围内仍有数个城市的低空发展潜力值得期待,“从政策落地执行上,我个人认为四川自贡目前是最好的,很多航空制造车间、测试场地都已经落地,政府的资本也已下场;成都的持续性成果可能最长,纵横无人机、腾盾科创等低空公司都在那边;江西景德镇潜力也很大,它之前被誉为‘中国直升机之城’,有比较好的制造测试、空域管理经验,直升机科普也做得比较充足;广州和深圳大家都很期待,因为宣传的补贴资金也较多。”

但与此同时,依然有业内人士对低空经济未来前景持观望态度,有航空领域的专家认为,从世界民航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民航客运业人均乘机人次与当地人均GDP高度相关,换言之若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其民航市场、低空经济市场的规模也值得考量,“未来空中的士真的普及之后,如果到同一地点坐公交车要5元,从陆路打车可能是30元,但如果打空中出租车得100元,若该地区经济体量不大,人均GDP不高,是无法撑起‘飞的’市场的。”

不过,上述专家同样对时代财经指出,在眼下多地鼓励发展低空经济的背景下,各省市若真的加大对低空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通航机场、eVTOL起降点设置、低空空管技术等方面,也能部分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对空中的士、飞行汽车等制造运营企业来说也是不错的吸引点。

国家eVTOL适航审定中心花落谁家?

eVTOL适航取证周期长、难度大,但却是载人飞行商业化运营必不可少的前提。亿航智能EH216-S在4月成为全球首个三证齐全eVTOL飞行器,在取证的过程中,广州航空器审定分中心为该航空器取得型号合格证做了大量工作。

《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争取令广州航空器审定分中心升级为国家eVTOL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

刘立波对此表示认可,他认为电动航空是继机械航空、油动航空之后,中国又一个具备核心技术的领域。广东作为经济强省,在航空制造业上也应该有广东的战略布局;而且,适航认证的成本、适航测试的产业生态也需要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强省加持,这能为以民营企业为主的eVTOL企业降低适航成本,形成良好的研发环境、eVTOL商用环境。

不过,广州依旧不乏“对手”。中国民用航空适航审定中心官网显示,目前上海、沈阳、江西均有相应的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而在西安、广州均设有航空器审定分中心,成都则为机载设备审定分中心。

刘立波认为,国家eVTOL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应该哪个地区出的成果早就给哪个地区,“目前只有广州地区的企业有适航审定三证齐全的经验,该地区的企业、审定机构既然已率先投入资金来探索适航规范,也出了成果,国家也应该对此给予政策倾斜。”

从刘立波了解的情况来看,每个区域的审定中心均有其“擅长”领域,如西南地区的成都审定机构聚焦于固定翼、长航时、军用机型;华东地区的上海审定机构则围绕C919、峰飞航空科技和御风未来的复合翼大载荷的飞行器会比较合适。

“中南地区的广州审定中心,在多旋翼适航上有经验,但对标成都等地在适航审定上依然有不足。如果广东省、广州市的财力够,当地政府对适航认知足够深,他们后续会补足自己的适航短板,继续发展eVTOL复合翼、倾旋翼的适航基地,(若升级)能促成广州在审定领域的齐头并进,也是好事。”刘立波说。

值得注意的是,飞机制造商中国商飞总部设于上海,其支线飞机ARJ21、干线飞机C919项目均在上海总装制造,多年来两款大型客机的制造也带动了上海飞机制造产业链的发展。

有业内人士曾在公开场合指出,中国适航方面的人才从审查方到各大供应商,基本都是ARJ21、C919两个项目中培养出来的,上海在适航审定方面也具备优势。

但刘立波则指出,在投资方面,上海具备的是大民航方面的资本,他们对投资项目相对更谨慎,珠三角的资本更为活跃;另外,广东今年来既有亿航率先领取适航三证,也有峰飞航空科技首次完成深圳-珠海跨海跨城航线载人eVTOL的演示飞行,这些大场景的eVTOL方面的成果在广东生成,也能侧面反映出广东的政策环境、创新环境更优。

谢嘉对时代财经表示,“对首次载人eVTOL跨海跨城演示飞行选址的考量,首先看两个城市的经济体量是否足够大,在两市间通行的人流量是否足够多,再加上出发地、目的地都是离市区很近的交通枢纽,是一个城市的商业中心连接另一个城市的商业中心,几个因素综合考虑下,深圳和珠海首航是最合适的”。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技术装备保险灰色地带:3家保险公司骗取瓜分财政补贴超3亿
万亿市场竞争白热化,盘点各地低空政策:低空制造、场景培育、空域管理成发力点
破产三个月后,友和道通3架货机流拍!知情人:恢复适航成本远高于飞机价值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