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宗投资者偏爱买厂房,上半年平均每笔花掉7.5亿

梁争誉
2022-07-11 22:04:18
来源: 时代周报
大宗交易市场暗流涌动

“市场表面平静,实际一天都没有停歇。”第一太平戴维斯深圳公司董事总经理吴睿如此总结深圳大宗交易市场近期的表现。

据戴德梁行统计,今年上半年,深圳大宗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金额约113亿元,同比下降37%,与2021年下半年的交易规模基本持平。从成交宗数来看,今年上半年累计成交15宗,平均每笔交易额约7.5亿元。

戴德梁行指出,今年深圳大宗交易市场平均成交规模进一步缩水,10亿元以内成交额的交易为市场主流,占比近九成。 

(2017-2022年深圳大宗交易成交走势,来源:戴德梁行)

吴睿认为,今年上半年大宗交易市场相比往年较为低迷,主要受经济承压及疫情管控所致。“今年3、4月,上海、深圳多地疫情反复,很多投资者被封控,不能走动,加上宏观环境复杂,很多确定性因素变弱,导致大宗交易决策时间拉长。”

城市静默,大宗交易市场实则暗流涌动。“人被封控,很多交易仍然在进行中,投资者非常积极地布局。”吴睿表示。

宝安的一工改项目近期频繁促成大单交易。该项目前身是啤酒厂,改造升级后成为集生产厂房、研发用房、商业、配套宿舍为一体的产业综合体。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该项目已有多家企业定制生产厂房及研发用房,发生2笔“定制交易”,涉及金额分别为约5.3亿元、约3.1亿元,买家均为电子科技企业,一笔为独立定制,一笔为5家企业联合定制。

“都是资质比较好的客户,包括上市公司、专精特新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我们项目既能生产又能办公,性价比高,所以关注度也比较高。”该项目一名营销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客户购买厂房主要是业务发展需要,多是自用需求,因而对项目的区位价值、品牌价值及配套更为看重。

今年上半年,工业类物业如物流仓储、产业园区、数据中心等成交金额反超写字楼,受到投资者青睐。

来自戴德梁行的数据显示,从成交物业类型来看,工业类物业交易额首次超过办公类物业,占今年上半年深圳大宗交易物业类型的50%以上。其中,工改类项目再次受到投资者关注,也有许多实业类自用买家对研发用房、轻生产厂房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上半年的大宗交易市场,开发型买家超过纯投资买家,占比分别为48%、18%,自用型买家占34%。

戴德梁行华南区资本市场部主管及董事陈俊儒预测,下半年将有更多出险企业相关项目被收购,投资新经济的项目占比增加,自用的实业买家需求持续旺盛,外资有望加大对深圳优质资产的投资。

吴睿持相同看法。“随着疫情形势好转,下半年深圳经济有望大幅赶超,加上金融政策落地,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大宗交易市场会恢复活力。”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京东拍卖再启科技盛宴 4月28日半马冠军“天工”机器人1元起拍
上海农商银行披露2024年度报告:营收净利双增 分红率升至33.91% 不良率连续五年低于1%
众安信科携手中移金科揭牌【AI+保险联合实验室】
中国平安一季度归母营运利润稳健增长2.4% 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强劲增长34.9% 集团总资产突破13万亿元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