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制:国资民资“平等恋爱”


【国企蜕变】
痛感中,国企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蜕变。痛感首先来自反腐,因为改革不彻底,亦官亦商状态让国企领导者更容易陷入浑浊政商关系的漩涡。
据人民网统计,2014年至少有70名国企高管被查处,涉及石油、钢铁、煤炭、电力、通信、军工等多个领域。其中担任所在公司或集团一把手职务的接近一半,来自央企及其下属企业的高管有30余人,约占总数的三成。
反腐是为刮骨疗伤,更是在为改革清障。
痛感也来自角色更新。在经济发展追赶期,由于政府特别关注企业政策性功能,国企最重要的角色往往是政府调控工具、发展战略产业的拳头,配置资源和推动经济增长的抓手,这些角色大体适应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形势。但时代已过去,以往的方式已不适合当下。现阶段实现经济转型,要真正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必须弱化并在竞争性领域改变把国有企业作为主要工具的方式。而这种角色转换,需要辅以国企管理制度变革、现代企业制度搭建、股权构成比例和激励机制的调整。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国企改革需要继续承担更重要的历史责任,“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时代周报记者 崔烜
2014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企业家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我没有钱,我也不敢。它(国企)的本钱太大,我的太小。它说增资,比如动辄增资100亿,我能占多少股份呢?你抓一头鲸扔到锅里,叫我撒一把盐巴,我没有那么多钱买盐巴啊!”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当时如此回应媒体。
曹德旺的观望态度在民营资本中颇具代表性。尽管混合所有制在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被确定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但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总体方案迟迟未能出台。最新的消息是,至少要到2015年第一季度,由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人社部分别牵头制定的一系列“总文件”才可能出台。
但实际上,在缺少“总文件”的情况下,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2014年已全面展开。
据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2014年12月在一个论坛上透露,已有23个省份出台了国企改革指导意见。他同时表示,由于“总文件”迟迟不能出台,已经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软肋”,影响到国企改革总的进程。
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总文件”,最大的争议在于如何通过制度的设计,在国资与民资体量完全不相称的情况下,保证民资的话语权、参与决策权以及合适的股权回报。同时,也要保证国企能够在与民资融合之后,真正地解决国企机制不活的问题。
“这次国企改革最大特点是‘啃硬骨头’,触及根本的利益关系,方向是市场化,核心是政企分开,关键是产权改革,途径是混合所有制,目标是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增强国企效益。”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此前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解释道。
“枝叶在动,根本未动”
“地方层面的国企改革,涉及了混合所有制、国资结构调整、产权制度等多方面内容。各地都有共同的要求和内在动力,就是为了在面对国内外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发展大企业集团,加快增量结构重组。但在国企分类、政企分开、股权改革这些重大问题上,在中央顶层设计方案没有出台的情况下,各个地方的改革仍然是有限的,只是‘枝叶在动,根本未动’。”李锦分析说。
目前,出台国企改革指导意见的省份已有23个,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天津、山东、四川、重庆等重点地区。
以广东在2014年8月提出的《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为例,该文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推动国有资产优化配置;三是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四是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五是落实和完善政策措施。
广东还特别公布了改革时间表:到2020年,混合所有制企业比重明显提升。竞争性国有企业基本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基础设施项目实现混合持股,国有资本流动性显著提高。其中,到2015年,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到2017年,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比重超过70%。
然而,在如何引进民资、如何让战略资本促进国企改革方面,《意见》并没有详细地阐释。
“从央企混合所有制试点来看,因为很多问题还不明确,改革主要以增量改革为主、存量改革为辅,以总结经验为主、新的探索为辅。”李锦分析说。
不过,从中央层面来看,各部委和央企在2014年也并未“守株待兔”,反而是动作频频。
2月,中石化等央企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7月,六家央企作为四项改革试点公布;9月,央企高管薪酬改革启动。
中石化的“混改”方案是将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29.99%的股权拿出来进行认购增资,25家投资者以现金共计1070.94亿元(含等值美元)参加认购。这其中,产业、金融资本各半,也包括海尔、复星、腾讯等知名企业。
中石化股份公司表示,此次在投资者的选择上,遵循了产业投资者优先、国内投资者优先、惠及广大人民的投资者优先的原则。其中产业投资者以及与产业投资者组团投资的共9家,投资金额326.9亿元、占比30.5%;国内投资者12家,投资金额590亿元、占比55.1%;惠及百姓民生的投资者4家,投资金额320亿元、占比29.9%;民营资本11家,投资金额382.9亿元、占比35.8%。
引资完成后,中石化将按照市场化、规范化、专业化的思路完善销售公司的公司治理和体制机制。一是销售公司将建立多元化的董事会。初步考虑,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其中,中石化股份公司派出董事4名,投资者派出董事3名,独立董事3名,职工董事1名。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二是优化公司管理构架。建立导向明确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实现市场化、契约化、职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建立市场化的薪酬体系和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民资不能再当“长工”了
李锦之前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曾对混合所有制的内涵进行解释:“第一种形式是存量重组式产权改革,国企让出一块让民企进入;第二种是增量新组式改革,由于触动原有的利益较少,改革阻力也比较小;第三种是项目合作式,因为不牵涉产权,是在经营层次上的合作。过去社会资本对国企的项目承包就属于此类;第四种是内部股份改革式,如高管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
李锦表示,目前的混改思路以增量新组式为主,原因是增量改革可以在不触动原有利益的前提下,激发企业活力,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但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的增量改革,对民营资本而言,恰恰缺少吸引力。
复星集团积极参与了中石化的混改,复兴国际以21.53亿元的代价获得了中石化销售0.603%的权益。但由于双方资本规模的巨大差异,复星、腾讯等都被认为是在“陪太子读书”。
“建议国家明确民营资本在竞争性领域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经营中占据主导地位,让民资充分发挥市场的管理手段,改变部分国企低效的经营决策和人员管理方式。同时,与之配套的是建立符合市场通行标准的国资效率评价体系,以资产收益率、负债率等硬性指标考核国资的使用效率,优先从效率低的国企开始改革。”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在2014年的政协提案中这样写道。
郭广昌认为,这20年来复星参与国企改制,基本上是成功的,但也有一些教训,“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如果参与了改制,民营企业又不能主导经营权,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那么这个改革肯定是不成功的”。而这些经验和教训在参与新一轮国资改革中或有裨益。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应逐步形成以民营企业为主导的混合所有制模式,同时引入优先股等创新机制,完善国资管理体系;另一方面,针对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设立独立的混合所有制评估与监督管理委员会。”
许多经济学者的看法与郭广昌类似。
“混合所有制改革到底是圈资金,还是转机制?如果只是希望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拿钱来,占一点小股份,(但)还是我(国企)来控制,还是老办法来管,这不就是圈圈钱而已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认为,中石化的混改之所以得到如此多资本的响应,无非就是其垄断利润。
“改革不能耍小聪明,为什么现在民间资本对垄断行业的混合所有制感兴趣?吸引它们的不是混合所有制,而是垄断地位和垄断利润,民间资本参与进来喝点垄断的汤。但竞争性行业的混合所有制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就不大,人家的钱凭什么给你去玩?”张文魁说道。
对此,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原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保育钧打了个比方:“混合所有制不能是‘地主老财’让民企当‘长工’。”
保育钧在其署名文章中写道:“现在都说国有垄断行业放开30%给民企,这完全错了,不是一种平等竞争。应该是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出股,民营企业也出股,组建一个新的公司,两个人搞对象结婚,之后平等的夫妻生一个胖娃娃,是这么回事。”
更多相关报道见 【专题:2014,改革加速度】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