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研发双轮驱动,燕之屋引领燕窝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4-12-27 21:09:57

从金丝燕的栖居地、遥远的赤道岛屿,到千里之外的中国市场,燕窝产品正越来越受到中国消费者的追捧。根据国燕委发布的《2023-2024年度燕窝行业白皮书》,2023年,燕窝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2%至623亿元,较2016年的70亿元更是同比增长了超900%。

作为传统的滋补佳品,近年来,燕窝赛道逐渐走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背后离不开行业头部企业的引领。其中,燕之屋用科技和匠心打造燕窝产品,为中式滋养品牌提供企业发展样本。

今年上半年,燕之屋营收10.59亿元,实现11.36%的增长。规模增长的同时,燕之屋在推动中式滋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寻燕窝产品智能制造方面,亦步伐不止。

今年5月,燕之屋燕窝智能工厂于正式在厦门落成投产,整个园区占地面积36亩,建筑面积82410㎡,园区规划包含燕窝智能制造、燕窝集成研发、智慧办公、工业旅游等模块。

燕窝智能工厂的建立是燕之屋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为推动燕窝行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新典范。近日,时代周报等媒体走进燕之屋燕窝智能工厂,探寻燕之屋的匠心工艺与科研成果。

燕之屋燕窝智能工厂

作为中式滋养文化的一部分,燕窝的食用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两朝,并逐渐从贵族阶层走向民间。

过去,燕窝消费以燕盏、燕条等干燕窝为主,消费者需要自己泡、洗、炖煮,过程烦琐。如今,越来越多的即食燕窝制品替代干燕窝。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的食用燕窝方式,另一方面,也将扩大燕窝产品的消费群体,带动燕窝市场的稳定增长。

而随着燕窝产品的产量增加,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愈加重视,也促使燕窝行业迈向标准化、规范化、品质化。

据介绍,燕之屋燕窝智能工厂的生产包含纯燕窝、燕窝+、+燕窝全系列产品,前期共规划2条碗燕燕窝生产线,3条瓶装线、3条鲜炖线、2条燕窝粥线、1条干燕窝线、1条柔性自动生产线,以实现2027年产值50亿元为目标。

在燕之屋生产一线的挑拣车间、灌装车间、包装车间,均能看到智能生产的体现。

在挑拣阶段,燕之屋引进AGV智能机器人,以燕窝原料的智能自动化传送替代人工走动传送,打造燕窝挑拣自动流水线。在保护燕窝原料的基础上,大大提升周转速度及挑拣效率。

燕之屋灌装灭菌车间

同时,燕之屋采用AI视觉技术识别燕窝原料中的杂质,并利用机械臂进行精准挑拣。据工作人员介绍,燕之屋的碗燕产品从原料到货到成品出库再到消费者手中一共须经历49道工序,层层把关。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燕之屋创新推出更多样的燕窝制品和衍生品,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

燕之屋燕窝研究院

位于燕窝智能工厂7层的燕之屋燕窝研究院便是企业的创新中心。据悉,燕之屋燕窝研究院成立于2008年1月,现已发展为集产品研发、工艺技术、基础研究、CNAS检测等职能于一体的专业燕窝研究机构。此外,燕之屋燕窝研究院拥有300余台(套)研发及研发相关仪器设备,以及9大科研平台,集成包括新品研发、新原料开发、加工新技术研究、智能制造装备研究等9大科研创新功能体系。

“产业的发展和科研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燕之屋燕窝研究院基础研究部高级经理柳训才指出。

2012年,燕之屋针对传统燕窝消费中“料理麻烦、口感不一、食用不便”的痛点,创新推出了高端燕窝品牌“碗燕”,开启即食燕窝新时代。此后,燕之屋又先后开发出鲜炖燕窝、冰糖官燕等多种规格、多元口感的方便即食燕窝。

此外,燕之屋燕窝研究院通过对燕窝有效成分提取物的研究研发了燕窝肽护肤品,并推出燕窝肽天然苏打水等创新产品。

目前,燕之屋形成了以经过筛选加工后的高品质纯燕窝为主的纯燕窝产品、以燕窝为基底,再添加其他滋补成分的“燕窝+”产品以及将燕窝作为其中一种成分,加入其他产品的“+燕窝产品”三大产品类别,不断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燕窝产品的需求。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窝行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龙头品牌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截止至2024年12月17日,燕之屋拥有国内外授权有效专利177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68项,外观设计专利83项。研究院发表论文57篇,其中SCI论文18篇,专著2部。

从早期粗放的干燕窝销售,到燕窝专营店模式,再到如今标准化、工业化和多样化的燕窝产品,燕之屋通过产品、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持续推动我国燕窝产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