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之光”百雀羚涉嫌添加禁用原料被立案调查,产品曾被指虚假宣传

杨海梅、黄欢欢
2024-11-21 13:11:35
来源: 消费者报道
国货老字号陷信任危机

11月20日,一则名为“百雀羚化妆品涉嫌添加禁用原料基本属实”的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起因是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份《举报答复书》。内容显示,百雀羚被举报其生产的化妆品涉嫌添加禁用原料,经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下文简称“上海药监局”)核查,举报内容基本属实,上海市药监局决定对此立案调查。



“涉嫌添加禁用原料”“举报内容基本属实”“立案调查”……这份举报答复书深深刺痛了网友们的心,大家不禁纷纷发问:百雀羚怎么了?为什么不爱惜羽毛?

国货之光陷舆论漩涡

说起百雀羚,它是中国历史较为悠久的著名护肤品牌之一,创立于1931年。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百雀羚的产品就走进千家万户,雪花膏等经典产品还成为几代人的集体回忆。后来伴随着国际大牌的涌入,百雀羚与一众传统国货品牌受到巨大冲击,逐渐沉寂。

近年来,随着国潮的兴起,诸如百雀羚的国货们纷纷翻红。如今,百雀羚集团旗下已发展出百雀羚草本、百雀羚经典、百雀羚男士、三生花护肤、三生花洗护、气韵、小雀幸、蓓丽等品牌,且先后赞助了《快乐女声》、《中国好声音》、《快乐大本营》等热门综艺,以及《有翡》、《庆余年》等热门影视剧,俘获了一大批粉丝用户,被誉为“国货之光”。

而这次百雀羚被举报的原因是“化妆品涉嫌添加禁用原料”。舆论的焦点直指百雀羚,百雀羚火速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针对近日舆论关注的添加禁用原料的情况说明”。



上述说明称,网络上出现一些关于百雀羚“违法添加禁用原料”的争议,主要涉及的“禁用原料”是百雀羚曾在 2021年生产的“水嫩净透精华洁面乳”产品成分中添加的“圆叶牵牛提取物”。

百雀羚指出,2021年5月26日,国家药监局将圆叶牵牛提取物列入《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在此之前使用该款原料的化妆品不违反规定。2021年5月26日后,百雀羚没有再生产过任何添加有该原料的产品,不存在违法添加禁用原料的行为。

但值得留意的是,在上海药监局的举报答复书里,并未提及涉嫌添加禁用原料的具体产品,也没有提及添加了什么禁用原料。因此,产品是否为百雀羚提及的“水嫩净透精华洁面乳”,禁用成分是否为“圆叶牵牛提取物”,仍未确认。

为此,《消费者报道》记者致电上海药监局求证,该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有很多人来询问具体是什么产品,所以已将问题统一向上反馈,有新的消息会尽快发布公告。

硬核护肤科普公众号《成分控》创始人、《中国化妆品》杂志智库专家鲍峰博士告诉《消费者报道》记者,对于类似举报,有关部门进行受理、立案调查,都是正常的工作流程。而且,大概率被举报的就是百雀羚说明中的那款产品。

针对百雀羚提到的“2021年5月26日之后就没有再生产过任何添加有‘圆叶牵牛提取物’的产品”,鲍峰博士补充道,不允许继续生产,但可以清库存。他进一步表示,“圆叶牵牛提取物”的添加量低于法规限值或符合限制使用要求时,在正常、合理及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只是目前监管更细更严,以前允许添加的,现在不允许了。“消费者不用过于担心,真有顾虑的话,买新产品就行。”

百雀羚曾涉嫌虚假宣传

尽管如此,但这次事件已经让不少消费者对百雀羚品牌产生了信任危机。

有消费者向记者表示,看到关于百雀羚添加禁用成分的新闻后很惊讶,“现在国货品牌也沦陷了吗?以后都不知道要信谁买谁了。”

也有百雀羚的老顾客称会理性看待,相信政府,坐等药监局调查结果。不过,她也坦言,在有关部门公布结果之前不打算继续用百雀羚的产品,会考虑购买其他替代品。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百雀羚旗舰店因在宣传产品时打出“1小时即速淡纹37%”的广告语,被网友质疑,普通化妆品却宣传具有医美效果,是否夸大其词。


(百雀羚帧颜淡纹修护精华霜(第二代)原宣传资料)


对此,从事化妆品质量管控与合规工作的吴文卡向《消费者报道》记者指出,产品宣称1小时能淡纹效果,需在备案时出具1小时产品功效测试报告,否则将视作违规宣传。另外,产品在备案时如果有淡纹、抗皱、保湿、修护等功效的测试报告,在宣传推广时可以作出上述功效承诺。

《消费者报道》记者在国家药监局官网中,并未看到该款产品有1小时功效测试报告。目前,百雀羚也已删除了该款产品宣传中关于1小时淡纹的相关话术。



此外,百雀羚还曾因产品包装孔隙率、包装层数不合格在今年3月初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



虽然上述违规事项不涉及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但由此可以看到,百雀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不少管理问题仍待优化。针对该公司产品添加禁用原料的调查进展及结果,《消费者报道》将持续关注。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证监会打假记:严惩财务造假,今年前十个月罚没达110亿
出海一周速递 | 港铁失去英国伦敦伊丽莎白线专营权;速卖通登顶英国购物App下载榜
AI赋能健康体检增长新动力 美年健康获评“最具投资价值上市公司”
因提供误导性信息,联储证券经纪人被罚!3家券商经纪业务5天共收5张罚单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