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光储将迎TW级时代!协鑫科技联席CEO兰天石:光储产业链应联合出海

张汀雯
2024-06-12 15:50:17
来源: 时代财经
产品的全球化已经走了很多年了,但产业的全球化刚刚开始。

6月11日,SNEC PV+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正式拉开序幕,SNEC大会全球绿色能源领袖对话围绕光储产业链合作与技术创新展开。

“中国的光伏最大的优势不来源于某一个企业,而来源于产业链的协同,我们应该抱团出去。协同光伏的企业联合出海,可以为整个世界创造更多、更低价、更有优势的协同产业。”协鑫科技(03800.HK)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如此强调光储产业协同的重要性。

中国光伏行业经过快速发展,产业链早已具备了世界级的生产能力。当下产业链上的企业也正面临着行业周期的动荡,上能电气(300827.SZ)总裁段育鹤认为,机遇和挑战并存,技术进步、成本下降也带来了好的发展机会。

“内卷”也是光储行业当下被反复提及的关键词。段育鹤对行业仍持信心,他说:“大家经常讲光伏卷到一定程度了,储能也卷到一定程度了,甚至没有再存活下去的空间,但我们自己依然还是比较乐观,因为大家都想继续留在这个牌桌上。”

常作为光伏配套的储能行业,也正经历着与光伏行业相似的机遇和挑战。光伏的不稳定性需要储能来弥补,除此之外,光储与氢能结合、新旧能源进行多能互补,都是行业继续挖掘的应用方向。

“储能项目从几兆瓦、到几十兆瓦,一直到现在的GW级,大规模的应用证明储能产品是有效的,能给电网、发电系统带来作用”,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余峰表示。

随着现在大量应用的发展,储能板块也不断有细分领域出现。从2018年之前的用户侧储能,发展到电网侧,再到近几年的工商业储能、光伏储能。余峰认为,细分领域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增长机遇,甚至能成为第二曲线的增长。

此前许多业内人士均认为2030年左右,光储行业会迎来TW级(太瓦,功率单位)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在行业大洗牌中存活下来,成为每个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林洋能源(601222.SH)高级副总裁方壮志指出,储能产业要聚焦于在全生命周期为客户提供价值,而不单纯只着重看价格;要更聚焦于应用场景,而不是单纯的产品;坚持国际化,并且在国际化的过程坚定本地化,融入到当地;坚持长期主义,要和时间做朋友,不要老提弯道超车,有的时候会超成功,有的时候会“翻车”。

“在光储成本明显的优势下,我们要有长期主义,找场景,注重于全生命周期的价值,而不要一直追求短期的,总想卷死别人自己活下来,从过去的经验来说是做不到的”,方壮志表示。

   

对话现场。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对于全球化这一议题,兰天石认为,光伏产品的全球化已经走了很多年了,但产业的全球化刚刚开始。

“中国光伏最大的优势来源于产业链的协同,光伏在协同上创造的价值,包括光储、光氢等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仅仅把一个工厂建起来。协同光伏的企业联合出海,可以为整个世界创造更多、更低价、更有优势的协同产业。”

兰天石进一步表示,在未来的过程中,区域化竞争已经逐渐淡化,而区域化本土制造开始抬头。

“这是因为现在的人效已远高于15年前。当年制造一吨多晶硅需要10个人、制造千吨级的多晶硅大约需要3000~4000人,而现在制造10万吨级多晶硅也仅需1000多人。因此,人效的大量提升会使海外当地的人口满足就业。所以我相信,最终全球各个主要的发达国家都会有光伏产业的本土化落地。我也坚信光伏企业们未来会在全球各地再次携手为当地的人民去创造绿色价值。”兰天石说道。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鳗鲡全产业链高速发展 天马科技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277.83%到331.18%
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王福亮:民营企业要掌握发展主动权,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广东有“数”
鸿蒙开启大模型OS时代?余承东:有底座,有生态,才是有价值的操作系统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