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上京东、美团买药能刷医保,有望7月落地,线下药店更难做了?

张羽岐
2024-05-28 12:39:40
来源: 时代财经
外卖购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业务目前已经扩至多个省市,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又一城市试点互联网药店医保支付。

5月26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满足民众对便捷医疗服务的需求,方便本市参保人员使用医保个人账户线上购药,北京市医保局正在组织京东和美团两家购药平台开展非处方药品线上支付系统测试工作,力争在2024年7月1日接入200家以上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后,开始正式向参保人员提供服务。

北京市医保局相关人士告诉时代财经,目前,外卖平台接入医保支付系统尚处于测试阶段,正式使用预计在7月1日以后。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市目前有1400余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先期接入的药店以连锁药店为主。据新京报获悉的数据显示,“首批正式开通线上医保支付功能的药房有10余家,均为线下医保定点药房,分布在东城、西城、海淀、顺义等多个区。”

北京朝阳区一家参与此次测试环节的连锁药房工作人员告诉时代财经,“目前我们只有京东APP可以使用医保个人账户进行线上买药,5月26日是首次开放日,自测试开始后将一直开放医保支付。在具体操作方面,上述平台会有相应的流程指引。”

时代财经分别检索京东APP平台和美团APP平台发现,目前仅有部分进入测试环节的药店支持“医保支付”。以京东APP平台为例,在上述平台上定位并检索北京医保,就会出现北京地区线上医保购药专区的界面,北京地区支持医保支付的商家在页面显示可医保支付,商品选购后即跳转至支付宝APP界面核实医保信息,在进一步激活、认证之后支付结算。

目前,在京东APP上参与测试的部分药房也在线上门店内推出了“医保专区”,以便购买者查看、购药。美团相关负责人则告诉时代财经,“我们正严格按政府相关部门要求有序推进中。”

图片来源:京东APP“医保支付”界面截屏


图片来源:京东APP截屏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DTP委员会秘书长、钥云科技总经理张小平则对时代财经表示,从患者角度分析,O2O模式的开通,尤其是当下平台型企业接入医保支付后于患者而言会更加便利,肯定也会极大的增加O2O的发展速度。将外卖购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业务目前已经扩至多个省市,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多省市外卖平台已接入医保支付

实际上,外卖平台接入医保支付服务系统并非新鲜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一创新服务模式也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截至目前,已有浙江、江苏、江西、广东、山西等多地以不同的方式开展支持医保线上购药业务。

去年11月,上海相关部门与饿了么APP、美团APP平台建立联系,试点互联网药店医保支付工作。时代财经查看饿了么APP官网界面发现,已经参与互联网医保支付工作的药房在其界面会标注“医保支付”标签。此外,上海购药专区也专门设置了“医保专区”,对于医保范围内的药品,上海市参保用户可以使用医保支付。

来自行业媒体“中国药店”的一组数据显示,当前,上海有近千家药店支持医保外卖购药,包括益丰药房(603939.SH)、海王星辰、叮当健康(09886.HK)旗下叮当快药、华氏大药房、国药控股国大药房、第一医药(600833.SH)等多个大型连锁药房,已累计服务87万人次,日交易人次近1万人次。

不只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正在推进网上医保购药服务,部分二三线城市亦在通过医保服务系统推进线上医保购药业务。

今年5月,广东省韶关市通过省内服务系统之一的“粤医保”平台推出了线上医保购药业务,参与该业务的首批定点零售药店有182家。韶关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应用推广“粤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支付宝端和微信端在线购药功能,组织引导更多定点零售药店按照规范接入。

去年1月,合肥市人民政府在官网披露,合肥市上线了“合肥医保医药服务”线上购药平台,为群众提供“网上下单买药、医保线上支付、即时配送到家”的便捷购药服务。参保人可登录“支付宝”搜索“合肥医保医药服务”小程序,选择医保定点药店线上选药下单,通过医保移动支付技术实现在线结算,药品无接触配送到家(或到店自取)。

截至上述官方信息发布,合肥市首批试点上线立方大药房、国胜大药房、合肥大药房等60余家门店。根据官方信息,后续该平台将陆续接入市域内所有符合条件的医保定点药房,也会在其他更多渠道同步应用。

线下药店面临冲击

医药电商O2O(线上到线下)模式在如今变得越来越普遍,不仅有饿了么、美团、京东健康等平台型企业进驻医药领域,海王星辰、老百姓(603883.SH)、大参林(603233.SH)等多家大型连锁药房也有自己的O2O平台。除此以外,叮当健康等自营型平台也依托自己特有的流量及平台优势切入互联网医疗。

如今,一方面,大型连锁药房在逐渐建立和拓展自己的私域流量,并通过平台型企业扩充自己的客源;另一方面,它们也并未放弃线下门店的快速扩张;下沉市场的小型连锁药房或单体药房则更多依托县域经济的发展及居民的需求发展线下零售业务。

老百姓财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其线上渠道销售总额约5亿元,同比增长42%。公域流量方面,老百姓的O2O与 B2C 销售额排名分别位列市场第六与第三;私域流量方面,“老百姓大药房”小程序在提供24 小时在线服务的前提下,一季度销售额约0.3亿元,同比增长84%。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其O2O外卖服务门店已达11263 家,24 小时门店达629家。

老百姓线下扩张的步伐也仍在加速。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老百姓在全国共开设门店14109家,其中直营门店9470家,加盟门店4639家。2024 年一季度,老百姓共新增门店642家,其中直营新增门店357家(自建351家,收购6家)、加盟新增门店285家。

益丰药房线上拓展的脚步也未落后。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O2O上线直营门店超9000家,24小时营业配送门店达600多家,覆盖了公司线下所有主要城市。

一心堂(002727.SZ)在2023 年年报及 2024 年一季报业绩交流会上则表示,“对于新零售业务,公司是积极拓展并要求提质增效。B2C及O2O业务积极协同发展。新零售业务在方法和渠道上与传统业务不尽相同,公司会大量优化各业务板块,考虑增量、增加新品类、新产品,以增加门店的客流量。”

在下沉市场方面,一位县城药店的工作人员苏宏(化名)告诉时代财经,于他们而言,买药的人还是那么多,但卖药的店铺变得越来越多,价格稍微高一点,顾客就不买了。“在我们这个小地方,外卖平台不是最主要的,都一些小单子,还是要靠线下抢占市场。”

尽管大型连锁药房在扩张及线上拓展方面动作频频,但随着各地区的医保支付系统逐一接入线上平台,这一变化是否会成为线下零售药店扩张的变数?而中小型药房尽管也通过O2O模式销售药品,但距离发展好、发展精还有一段路要走,因此当医保支付介入医药电商,到底是零售药店发展的助力还是阻力?

药赋能创始人邵清对时代财经表示,由于平台型企业占据流量,且线上购买药品可能于患者而言更加便利,因此对他们来说是利好的,但对药房来说影响是比较大的。“随着越来越多的线上平台接入医保系统,线下药房的生意可能就越来越难做,不是所有的药房都会做线上的生意,因此谁做谁获利,谁不做谁受损。”

邵清进一步解释道,大型连锁药房线下扩张越来越迅猛,线上也在持续布局。但线下的小型药房可能没有能力和影响力来拓展新的业务,因此对他们的冲击可能更大。未来,线上医保支付及线上购药是趋势,但是渗透率可能不会那么快。过去几年,受到资本推动等多因素的影响,线上平台正在快速的铺开,但如今这些因素的影响在减弱,也因此,市场尽管在朝着“互联网+”的方向发展,但速度正在降低。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中国银河证券与嘉实基金联合举办央国企ESG调研行(北京站)
浏阳河酒大股东骗贷入狱,代理人抢公章后爆发争夺战
证监会推出“科创板八条”,IPO与并购重组出现新动向
网约车没有新故事:行业拐点已现,未来驶向何方?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