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导管、基因测序等“黑科技”亮相链博会!医药企集中展示AI医疗新进展
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巨头纷纷亮相。
7月16日-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举办。时代周报记者在链博会健康生活链展区获悉,美敦力、诺和诺德、GE医疗、赛诺菲、阿斯利康、华大集团、华润集团等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巨头纷纷亮相,携其供应链管理实践成果、多个新产品新技术首发以及AI赋能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参展。
本届链博会上,基于本土供应链创新成果,国内国外巨头纷纷展示其新技术和核心产品,如Lantern左束支起搏(LBBP)心脏导管*作为“美敦力医工结合,本土创新,反哺全球”的代表性成果亮相;GE医疗展出了来自其上海创中心影像数字化生态平台“源啓”;赛诺菲重点展示其在免疫学领域的突破性布局。
除此之外,在推动数智化转型方面,生物医药巨头带来了多项AI赋能成果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如诺和诺德联合行业内外合作伙伴,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化慢病管理模式;美敦力将携手血管外科领域顶尖专家以及本土人工智能科技企业,共同打造以AI赋能血管外科疾病诊疗的新生态模式;华大基因重点展出“GenSIRO-16灵曦高通量基因检测AI+本地化解决方案”。
时代周报记者摄
新技术首发、重磅产品亮相
在本届链博会上,多个生物医药领域的新技术首发亮相,龙头企业的核心产品也伴随其供应链管理成果纷纷展出。其中,首次参展的美敦力带来Lantern生理性起搏工具的全球首发。
2014年,美敦力与中国临床医生合作发现与心电自然传导顺序一致的左束支起搏点,开启相关疗法探索;目前,全球左束支起搏早期大多数临床证据来自中国,从中国诞生的这一疗法已被纳入国际起搏治疗共识和指南草案,成为心律失常治疗新范式。
依托中国医工合作和本土供应链优势,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和本土临床专家深度协作,共同开发了适用于该创新疗法的产品Lantern*,这也是美敦力首款中国制造、服务全球的心脏起搏导管产品。
另一家全球医疗器械巨头GE医疗已连续三年参展链博会,今年链博会中,GE医疗集中展出了覆盖CT、磁共振、核医学、先进可视化诊疗领域的十余款最新国产高端医械智造成果。
其中包括GE医疗上海创中心影像数字化生态平台“源啓”,是AI赋能CT后影像处理全流程,重构影像诊断效率标准,影像重建算力比传统后处理工作站提升13倍,AI应用运行提速4-10倍,全流程自动完成重建、后处理和量化分析,提升诊断效率和成像质量。
以主动脉CTA影像为例,以往后处理工作站的图像重建需15分钟,而源啓工作站从抓取CT影像、到重建完成仅需1分钟。源啓还可自动识别和分割血管、斑块和病变,快速精准检测出血部位、范围和出血量。
在全球公共卫生挑战持续演变的当下,如何以科技创新应对疾病负担,已成为中国健康战略中的关键命题。赛诺菲在本届链博会上重点展示其在免疫学领域的突破性布局,以9款涵盖免疫、呼吸、心血管代谢、移植、肿瘤、罕见病等多个关键疾病领域的突破性产品,全面呈现一条从早期开发到临床转化、从本土研发到全球共享的“免疫创新链”。
上述成果背后,是赛诺菲深耕中国科创生态的长期投入。目前,赛诺菲已在北京、上海、苏州、成都建立四大研发中心,形成覆盖全国的研发网络。中国如今已深度参与赛诺菲90%以上的全球同步开发项目,其中包括公司12款潜在重磅产品的全球同步开发。
第三次参加链博会的华大集团则重点展现其C端产品矩阵。一个人的酒精代谢能力和编码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的基因变异密切相关。在华大集团展台上,体验者只需通过简单的自助采样,即可在20分钟后获取自身先天性的酒精代谢能力检测与评估报告。
体验全程是依靠饮鉴TM饮酒基因速测星盒,由华大智造依托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测序”技术开发而成,是面向个人消费者的首款应用产品,让基因检测首次具备与血糖仪、血压计同等的居家使用便利性。
此外,华大基因还将在本届链博会首次推出啡凡咖啡代谢基因检测。该产品可通过对CYP1A2和ADORA2A基因相关的变异进行检测,帮助消费者评估其对咖啡因的提神敏感性及代谢能力,获取个性化的饮用建议,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带来的健康风险。
AI赋能新生态
时代周报记者摄
在新技术、新产品纷纷亮相的同时,在大模型时代,基于AI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已被广泛用于医药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生物医药企业纷纷展示其AI赋能成果。
其中,美敦力根据患者及医疗专业人士的需求,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融入其本土全价值链布局,覆盖手术机器人、神外及骨科、糖尿病管理、胃肠肿瘤筛查,及心脏监护等多个专业领域,在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下,通过创新技术提升术前术中诊疗的可预测性及精准性,同时为术后患者管理提供服务。
此外,美敦力在链博会现场宣布,将携手血管外科领域顶尖专家以及本土人工智能科技企业,共同打造以AI赋能血管外科疾病诊疗的新生态模式。该项目将以Valiant Captivia胸主覆膜支架系统与Endurant腹主覆膜支架系统作为试点项目展开合作,聚焦AI技术在主动脉及结构性心脏病介入疗法手术规划环节的应用。
各方将充分整合各自的技术优势,致力于全力构建一条覆盖全流程的完整诊疗链条——从影像采集的快速获取,到数字孪生与结构仿真的精确剖析;从仿真培训体系的搭建,智慧器械的开发,到AI生态圈的共建,形成数智医疗闭环。
诺和诺德也通过行业内外广泛合作,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化慢病管理模式,助力医生、赋能患者,利用数字化手段更好地帮助患者进行疾病自我管理。今年上半年,诺和诺德推进与互联网伙伴的创新合作,携手腾讯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健康、阿里健康四大平台,跨界共建数字化慢病管理生态链,让早筛、早诊、早治的理念在智慧医疗场景中得以充分实现。
在AI赋能医疗解决方案中,华大基因重点展出“GenSIRO-16灵曦高通量基因检测AI+本地化解决方案”,通过对标准化实验流程、AI智能分析及本地化部署架构的整合,实现“样本进、报告出”的全流程闭环。目前,该解决方案已应用于病原微生物、遗传病、肿瘤等多类检测场景,在提升检测效率与准确性的同时降低操作难度,推动公共卫生建设和精准医学进一步普及。
赛诺菲重点展示了数智赋能制造的“中国智造链”。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高地的赛诺菲深圳工厂,被认为是赛诺菲在中国从“制造”向“智造”升级的重要样本。目前,赛诺菲流感疫苗生产的关键步骤,从原液生产、混合灌装,到成品包装,均实现了本土生产。在赛诺菲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理念下,无论是疫苗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还是运送轨迹和过程,都会被系统完整记录,确保全程可追溯。
此外,推动数智化转型的还有华润三九,华润三九通过多媒体交互与核心产品展示,呈现中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态势,包括上游把好药材“源头关”,夯实产业发展韧性和控制力;中游依托智能制造,加强研发与智造创新;下游打造核心产品矩阵,展示以CHC业务为核心、处方药业务和慢病用药业务为强助力的“一体两翼式”商业模式。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