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下的体重管理革命,绿瘦以科技领航行业变革

林佳
2025-03-27 16:35:42
来源: 时代周报
进入2000年代,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加快与国际健康理念的引入,公众健康意识开始觉醒。

以健康中国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政企同频共振,构建体重管理新格局。

近年来,体重管理这一公共健康话题,正在从个体审美的范畴跃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核心议题。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新闻发布会上,用长达7分钟的时间聚焦“体重管理与慢性病防控”话题,强调将其纳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紧迫性。

事实上,公众健康状况的预警信号已在多项数据中显现。《柳叶刀》在国际肥胖日期间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25岁及以上超重及肥胖人群已达4.02亿人;若无有效干预,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6.27亿,肥胖儿童与青少年人数也将显著增长。

政策层面也在持续加码。控制肥胖早在2016年便被写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此后多项涉及国民健康的政策文件均将体重管理纳入重点方向,“体重门诊”“全民减重”“健康中国行动”等关键词逐步进入大众视野。

然而,在减重成为全民话题的同时,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问题也被摆上台面:如何从快瘦、速成的消费导向,走向长期健康、科学可持续的治理逻辑?

作为国内最早提出“体重管理”概念的企业之一,绿瘦早在2015年便提出以“五力合一”为核心的体重管理体系,并持续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转型。从产品导向到服务导向、从线下到数字平台、从个体方案到行业标准,绿瘦的成长路径,折射出中国体重管理行业走向科学治理的时代跃迁。

从瘦身焦虑到科学治理,绿瘦引领行业战略转型

中国体重管理行业的演化,既是社会观念转变的缩影,也是一部企业与政策同频共振的进化史。作为其中的参与者和引领者之一,绿瘦的发展轨迹几乎覆盖了行业的每一次关键拐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减肥市场尚处启蒙阶段,减肥茶、减肥药等产品成为主流。彼时,“瘦即是美”成为广泛共识,消费者对健康风险缺乏认识,“7天瘦10斤”“不节食也能瘦”的宣传语铺满电视、广播和报刊。这一时期的体重管理行业,强调的是速度与营销,而非科学与长期管理。

进入2000年代,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加快与国际健康理念的引入,公众健康意识开始觉醒。健身房在一线城市逐步普及,代餐、低脂饮食等饮食观念走入大众视野,体重管理行业逐渐从药品导向转向营养、运动主导的多元时代。

壹健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崛起的。2009年,壹健康宣告成立,推出绿瘦品牌,并开始销售体重管理产品。

2013年,公司开始提供体重管理服务及体重管理综合解决方案;2014年,公司成立数据智能中心,推进以数据为驱动的业务转型;2015年,绿瘦在行业内首次提出“体重管理”概念,建立“产品+服务”双驱动模式,同时搭建千人级体重管理顾问团队,并首创“五力合一”科学体系,从营养、运动、心理、睡眠、医学五大维度入手,推动用户从瘦下来向瘦得健康、瘦得可持续转变。

在行业由粗放式竞争迈向科学化管理的关键节点,壹健康以绿瘦品牌为载体,通过体系化建设与服务升级,为行业提供了范式样本。与此同时,国家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也逐步展开,公共健康治理进入系统化推进阶段,企业与政策开始在目标上同频、在路径上共振。

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将肥胖防治、健康生活方式倡导提升为国家战略。绿瘦随即启动技术赋能战略,自主研发好享瘦APP,借助智能体脂秤、可穿戴设备等手段实现用户数据采集闭环,支撑起以用户为中心的体重管理系统。

数字化升级并非绿瘦的终点。2021年,公司发布HEDS多维体重管理体系,将AI算法引入饮食、运动、作息、情绪等核心行为领域,实现体重管理从静态处方向动态干预演进。

2022年起,绿瘦进入产学研医联动阶段,全面推进企业社会化责任与行业治理能力建设。公司与中山大学共建代谢干预联合实验室,科研成果已发表于《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等期刊;2023年主导制定《体重管理服务机构评价规范》,填补行业服务标准空白;2024年,绿瘦响应国家卫健委“体重管理年”号召,推出全民健康伙伴计划,为公务员、教师、媒体人等重点人群制定定制化健康管理方案。

从提出概念,到制定标准;从服务个体,到链接国家战略,绿瘦正不断扩展其体重管理能力的边界,也不断刷新行业认知的坐标。

科技重塑服务逻辑,绿瘦构建体重管理全域创新体系

面对数亿人规模的超重与肥胖人群,中国体重管理行业正站在技术变革与健康治理融合的转折点。绿瘦近年来持续强化科技投入,构建起以代谢数据、算法模型、服务网络与科研协同为核心的综合创新体系。

在基础研究层面,绿瘦率先构建百万级中国人体代谢数据库。在壹健康数据智能中心整理的《绿瘦2024年1-9月减重报告》中,绿瘦在“客均减重及有效减重客户占比”两项关键指标中表现亮眼,相较2024上半年,分别从5.8公斤、91.4%增长至5.88公斤、93.9%。在绿瘦专业力量的介入下,服务时长增加,客户触达呈现出了更好的减重效果,实现个人健康目标的精准达成和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

在用户交互层面,绿瘦通过自研的好享瘦APP搭建起智能化服务入口。平台集成多项传感器与分析引擎,能够根据用户每日行为、体征与反馈进行自动调整,减重方案响应周期已缩短至24小时以内。

此外,绿瘦引入AI情绪识别系统,可提前48小时预测用户暴食风险并发出干预提示,干预有效率达79.3%。这类技术的引入,显著提高了体重管理方案的可持续性与用户粘性。

在服务网络建设上,绿瘦已形成完整的“线上+线下+跨界”立体化结构。在线上,绿瘦依托APP与智能硬件,提供全天候体重管理与健康建议,同时配置24小时营养师咨询服务;在线下,绿瘦已在全国47个城市落地体重管理训练营,通过面对面指导提升服务深度;同时,绿瘦还与多家三甲医院共建医学体重管理门诊,推动医学干预与商业服务融合,为特殊人群提供更具专业性的体重健康解决方案。

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绿瘦已累计获得23项体重管理相关专利,涵盖智能硬件、算法模型、营养配比与服务流程等关键环节。公司还与哈佛医学院开展肠道菌群研究合作,推进肥胖机制在分子层面的深入理解。其技术成果已赋能超300家第三方健康管理机构,推动行业进入“技术外溢、标准共享”的新阶段。

以科技为舵、以战略为帆,绿瘦领航体重管理新航向

在体重管理从个体需求跃升为国家议题的当下,企业的战略前瞻力正成为决定行业走向的关键变量。作为深度参与者和引领者,绿瘦不仅持续推动服务与技术的融合升级,更主动为行业未来发展描绘清晰路径。

在最新发布的《中国体重管理白皮书》中,绿瘦对行业未来发展作出三大趋势预判:一是精准化,随着基因检测与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发展,个性化体重管理方案的适配率有望提升至90%;二是预防性,体重管理将进一步前移,重点聚焦青少年阶段的肥胖防控;三是融合化,体重管理将加速融入健康险、医疗服务等体系,构建贯通诊疗、保障与服务的大健康生态。

为响应这一趋势,绿瘦同步启动“2030科技攻坚计划”:计划总投入5亿元,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体重管理研发中心;研发适用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智能管理系统;并联合医保部门探索“健康体重”保险产品,加速实现科技与治理的深度融合。

从打造科学化工具,到构建系统性解决方案,再到推动产业标准制定,绿瘦正通过科技驱动重塑体重管理行业的服务逻辑、价值分布与治理结构。随着人工智能、基因检测与代谢组学等技术加速融合,体重管理正从个体选择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绿瘦也正在用行动证明,健康治理的未来,将属于那些具备系统能力、创新能力与治理能力的企业。

从服务数百万用户,到推动行业标准化,从数据积累到AI算法落地,绿瘦的进化轨迹,正是中国体重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在这条没有终点的赛道上,绿瘦将继续以科技为锚,以标准为驱动,助力中国14亿人迈向更科学、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AI岗位挤满春招市场,有年薪高达百万,应届生抢占最后机会
中手游2024年营收19.3亿,小游戏成亮点,战略转向确定性业务
信创深化落地前夜:谁能穿透国产计算生态迷雾,抢占商业化主导权
5年清退308万人!A股5大险企寿险代理人规模企稳,平安人寿代理人月入破万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