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七宝镇:百年古宅的“拆”“移”之争
朱建军一家的“散伙饭”是在一个春雨纷飞的周末进行的。
3月27日,这个四代同堂、拥有着15口人的大家庭从此宣告结束共居祖宅的生活,因为他们栖身的百年刘家老宅即将被迁离现址。刘家87岁的老奶奶将首先离开她生活多年的老宅,而4月10日是留给一家人搬迁的最后期限。
百年老宅成了钉子户
刘家老宅位于上海七宝古镇的七宝老街,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此后历经扩建、翻修、战乱等阶段,近150年间一直屹立于七宝古镇内,见证着刘氏家族的起起伏伏。
刘家的兴旺始于刘子汀,他是刘家的一个遗腹子。刘子汀从学徒开始学做生意,经营有方,巅峰时刘家拥有五个当铺、三个酱园。1909年开业的顺泰当铺,至今还能从《上海金融志》中找到它的名字。由于生意上的成功,刘家在七宝成为有名的大户,与杨、李等人家合称为七宝的“五大户”。
解放后,政治运动频繁,刘家人几进几出老宅。直到1991年,老宅才彻底回到刘家人的手里。1999年,朱建军成为刘家的女婿,进入这座百年老宅中生活。
如果从刘家老宅建好算起,这个大宅子里已经住过了七代人。朱建军属于第六代,他娶了刘家的女儿为妻,第七代则是他们六岁的女儿。
3月下旬,时代记者见到的刘家老宅已经被一处建筑工地的围墙包围起来。偌大的院内,除了几座正在施工的楼盘外,还有另外四座显得有些破烂的老房子,分布在院子的角落里。
2007年开始,刘家老宅被圈入这座院子内,如今它的四邻均已被拆除,只剩下这个占地近400平方米的大宅子孤零零地矗立在院子中央。
过去八年,刘家是七宝老街拆迁中为数不多的钉子户之一—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钉子户。身为刘家女婿的朱建军则成为这个大家族的代言人。在“移”与“拆”之间,他希望政府承诺刘家老宅被拆后能够易地重建,而不是一拆了之。
但是,政府的选择却是“拆”。今年1月16日,上海闵行区房地局召开听证会。四天后,以闵行区人民政府名义发出的“强制执行拆迁”通知下发。
此后经过十多次的谈判,朱建军一家和区政府终于达成一致。3月12日,朱建军代表刘家在动迁协议上签了字。动迁办承诺将会把刘家老宅迁移重建,而刘家人则需在4月10日前搬走。
原定的签约日被朱建军从3月6日拖到了12日。也许是一种巧合,签约当天,上海一直下着雨。心灰意冷的朱建军说他心里只有八个字“潇潇雨、天有泪”。
这位39岁的青岛男子,出身于军人家庭,自称性格刚烈。但是近八年的维权经历却使他心力交瘁。“悲愤”充斥着他的脑际。
朱建军说,他觉得自己特别像电视剧《大宅门》里的七爷白景琦。白景琦死后仍将百草厅白家老号的招牌带入棺材,而他则是把百年老宅送给国家。
新泽西州立大学历史系的邵勤教授从2004年开始关注刘家老宅的命运,对于现在的结果她也倍感失望,“多拆一栋老建筑,就进一步损害了上海的文化价值。”
对于刘家老宅来说,迁移或许是它能得到的最好结果。但对已在其中居住了数代的刘家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相当残忍的结果。“有一种背井离乡的感觉。”3月24日下午,朱建军说,“我要强迫忘了这段历史。”
3月27日,朱建军在饭店订了位子,一大家人在一起吃个“散伙饭”。然后把老太太先送到亲戚家住几个月,等把新房子弄好再接回来。
七宝老街的拆与留
根据政府的开发计划,刘家老宅被迁移后,它的原址将被连排别墅取而代之。事实上,在过去几年,它邻近的一些老建筑大抵都是如此安排。
据资料记载,七宝因七宝寺得名,初见于后汉时期,宋初颇具规模。明、清两代,由于棉纺织业的发展,趋于繁荣,成为上海至沪西四乡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为上海西南重镇。
如今习称的七宝老镇,一般指今漕宝路以南,宝南路以北,七莘路以东,新镇路以西地区。老街位于蒲汇、横沥两河交汇处,其中心为南北大街。到1999年,长约360米的南北大街有房屋220间,建筑面积11399.26平方米。房屋以砖木结构二层楼为主,大多建于民国时期,街面房屋破旧。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当地政府拟将老街拆除重建新镇,引发了一场保存与拆除七宝老街之争。
先有闵行区的一份报纸《春申潮》刊文“救救七宝”,呼吁保护老街。继而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栏目专题片“古镇改造的思考”亦对拆除老街提出异议,并将讨论推至上海全市,拆除老街之议遂告平息。
1998年,闵行区着手进行七宝老街的修复改造工程,曾计划推倒老街原有的建筑,建造全新的商品房。老街到底是弃还是保?这项计划再度引起了争议。
2000年9月28日,七宝老街修复改造工程正式动工,基本保留老街风貌成为主要思路。以修复蒲汇塘桥开始,至次年7月30日结束,是为一期改造。2002年1月17日,七宝老街修复改造二期工程开工。一年后,宣告完成。
一期工程修缮了蒲汇塘桥和南北一条街,辟建了钟楼、塘桥两处休闲广场;第二期,新建了蒲汇塘水阁,修复了相应上塘房,重建了东西两座石平桥、蒲溪码头和七宝校场,恢复了典当街、部分名人馆舍和文化园林景点。
后据时任闵行区区长的王洪泉描述,“经过两年零四十三天,终于在去年11月份完成了七宝老街一期二期修复改造工程。区镇两级政府为此先后投入了1.6亿元。”
由于身处近郊,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利,游人日多,七宝古镇很快成为沪上一景。但是随着七宝老街修复改造工程的开始,百年刘家老宅第一次面临着被拆迁的命运。
一条名为蒲汇塘的河流从七宝古镇贯穿而过。修复开发的古镇商业街区,其实只占据了河岸线的100多米,蒲汇塘的东石桥往东还有着大片的古老建筑群和形态保存较完好的街区。
刘家老宅就位于这片区域。它的西面和北面分别是蒲汇、横沥两河。最鼎盛的时候,大宅的前门直抵门前的小河。刘家的事业扩大后,老宅也由西向东不断扩展。此后多年,几经沧桑,现在的老宅只剩下了13间半的房间、392平方米的面积。
从事室内装修的朱建军先后三次对老宅内部进行了装修,使其能够实现现代化的生活功能,而古旧的外表依然保持不变。当老宅周围的一些老房子被拆掉后,朱建军花钱买了3000片同一年代的砖瓦,这样可以替换掉老宅屋顶一些日渐残破的砖瓦。
朱建军现已决定把老宅中的门窗、大梁等物搬走,并且在搬迁后对整座宅子进行拍摄,以此来监督政府对老宅的重建。
现有条件的最好结局
朱建军现在回想起来,这八年的经历就好像是一个故事。他猜到了故事的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尾。
当传出自家老宅要被拆迁的消息时,朱建军只是想“要拆就拆吧”。但是很多朋友来过老宅,都对他说“这么好的房子,拆了太可惜了。”
一个人这么说,两个人也这么说,几乎每个到过老宅的人都这么说的时候。朱建军琢磨了一下,觉得还真是这样,“这么好的东西,干吗要拆掉?”
2003年6月23日,上海《文汇报》、《新民晚报》和上海电视台异乎寻常地同时对七宝北东街和南东街沿河建筑拆与留的问题进行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知名古建筑保护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也亲赴七宝考察,他认为七宝老街的蒲汇塘河东段南岸和蒲汇塘河东段北岸是上海近郊目前屈指可数的保留比较完好的集镇民居历史街区,切忌随便拆除。
但早在2000年,镇政府就把这片约50亩的临河历史街区卖给了房产开发商,动迁早就开始,拆房是分分秒秒的事。
七十岁的阮仪三教授在电视节目上慷慨陈词、痛劝七宝镇“莫把金矿当煤矿”。但就在当晚,一幢建于清末、阮仪三亲临考察时点名叫好的老房子,被连夜拆平。
关于拆与留的争论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卫视和其他新闻单位相继采访闵行区和七宝镇两级政府,时任区长王洪泉代表区政府承诺“我们将把古镇七宝视作为历史遗产加以保护。”
这片50亩的街区后被确定为历史风貌控制区,同济大学教授周俭接受委托,为这50亩地重新做规划,争议宣告停息。
朱建军并不讳言2003年6月媒体的集中发炮是他暗中运作的结果。那时,他认为老宅终于保下来了。2003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一群民间的老建筑保护人士聚集到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开会。尽管妻子第二天就要临产,朱建军还是特意从闵行七宝镇赶去。“我姓朱,属猪,猪脾气,住在七宝古镇大宅里,这座大宅两年前就说要拆了,在我的努力下,一直保留到今天!”他在会上不无骄傲地说。
“当时以为不用动窝了,没想到是这么个结局。”此后的发展令朱建军有些意想不到。2007年的8月和11月,镇政府分别召开了两次协调会,结果还是要拆房子。
因为担心半夜有人来捣乱,朱建军养成了新的作息习惯,每晚必在凌晨两点以后睡觉。他在网上以文会友,写写对联和诗词。
进入2009年,老宅动迁的工作开始加快。经过十多次的谈判,政府答应了朱建军迁移的要求,双方在补偿和安置方面达成一致。签约后,朱建军带着一家人去佘山祭奠了三年前逝去的老太爷,将这个结果告知已逝的先人。
即使老宅得以重建,也不再属于刘家了。“这是一个双方妥协后的结果。尽管并不完美,但可能是现有条件下的一个最好的结局。”朱建军说,“当我八十多岁坐在躺椅上也不会感到后悔”。
3月24日,朱建军拿到了过渡房的钥匙。在老宅子里,刘家人已经收拾好十几个大箱子,一片忙乱。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